(此篇文章由我在PTT的Christianity看板所貼的文章匯整而成,所以如果有人覺得眼熟,表示你是Christianity版的鄉民!)

在某些狀況上,神的全知以及神的預定,和人類的自由意識是不違背的。

假設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,A君。
A君非常喜歡吃咖哩,幾乎每餐都會吃咖哩。
那,有一天,我和A君一起去飯,然後這家店的菜單上有咖哩飯。
以我對A君的了解,他一定會點咖哩飯。

這時候如果A君點了咖哩飯,那是因為我先預知了他會點這道菜,所以不是自由的嗎?
我想,A君還是因著自己的自由意識做選擇,這和我有沒有事先知道無關。

當然,如果我很了解我的朋友,那我常常可以猜到對方在某些狀況下會有什麼反應。
這並不困難,我想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。也常聽到:「如果是XXX的話一定會說....」
之類的話。
在「上帝是全知」的前提下(雖然此前提有討論空間,但是這不是回應的重點),
在人類做決定前根據對人類的了解而預先知道結果,我想這不是不可能的,
而且和此處的自由意識不違背。事實上,猜到人類的思考,並不是非常困難的事。

用更簡單的比喻來說,人類可以預測天氣,但是這並不代表人類的預測決定了天氣。
人類只是運用了許多的規則以及所知的資訊去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。
若是神全知(此處的神是誰,以及神全知與否在此不討論),那神可以藉由
對人類的了解去推測人下一步的決定,這是可能的。
而且這樣的預測不影響人決定的獨立性,就和天氣預測不影響天氣的獨立性一樣。

以上,只是想證明「預知」和「自由意識」並非兩個相互矛盾的集合,這兩者是可以有聯集的。
若問到我自己的看法,我自己是不認為人類有自由意志的。
應該說,我不認為這世上存在絕對的「自由」。

教育部的國語辭典裡,對自由的定義是:「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,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。」
然而人類的思考受限於知識與經驗的「量」,而它們的累積來自於與環境的接觸。

舉個極端的例子,北韓的居民他們有「自由意識」嗎?我不會說他們自由。
因為外在環境給予的「知識與經驗」已經是受限的,所以人的思考就會受限。
雖然這個例子很極端,但儘管我們不是住在北韓,我們的「知識與經驗」一樣也是
受限的。

因為背景、出生的家庭、就讀的學校、選擇的職業,這些事物決定我們的「知識與經驗」
而這些不可能是不受限的,全面的。
夏蟲不可語冰,夏蟲一生之中永遠不會看到冰,所以牠不可能知道冰是什麼。
我們的思考也受限於我們的「知識與經驗」,思考不可能超脫這個限制。

我們做的決定,真的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嗎?我想,不盡然。
就像先前的咖哩飯的例子,A君做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愛咖哩。
為什麼他愛咖哩呢,是因為小時候曾經吃過咖哩飯然後驚為天人。
為什麼他小時候會吃咖哩飯呢,因為有一天...
可以一層一層的往回推下去,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「因果」的關係。
其實最後的選擇,在我們「選擇」之前就已經決定了。

就像,我一直以來就覺得,浪費食物是很罪大惡極的事,因為我父母是這樣教育我的。
那我就被這件事給限制住,即便我長大了,還是會下意識的硬把食物全吃完。
相對於其他人,這就是「我」的「不自由」。

再往回推,我們都受限於我們眼目所及的世界。
也許我們可以在看見山之前就從書本上學習到山的形成、板塊的變動。
也可以在談戀愛之前就從小說裡學習到愛情。(注)
但是這也只是把這個封閉的圈往外推衍,圈仍然是封閉的。
所以,推至最終的源頭,人受限於自己的身體。聾人不懂什麼是音樂,瞎子不懂什麼是顏色,但是我們這些有眼可看有耳可聽的人,也不都是被肉體給綑綁住而不得自由嗎?

耶穌說,我們都是罪的奴僕,這話是真的。
--
注:這讓我想到這段話,雖然和本文無關... 天外飛來一筆吧? 「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。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,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,後看見海;先讀到愛情小說,後知道愛。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,借助於人為的戲劇,因此在生活與生活的戲劇化之間很難劃界。」—張愛玲,《流言》
--

後記:PTT是個很神奇的地方,我在marvel板的文章都可以被轉到PokeMon板,讓我傻眼了好一會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oc Tseng 的頭像
    Roc Tseng

    404 Not Found

    Roc Ts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