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晨光教會搬了新家,可喜可賀。
這讓我想到一個曾經做過的夢,故事是這樣開始的。
從前有一個高中生,他在高一的時候,他們教會的大人們說他們有一個「異象」(vision,在此指神的啟示,多指圖象式的天啟)。
他們說,教會要外展了,要換到新會堂(會堂就是基督徒聚會的地方。不用「教會」這個詞的原因是,教會這個詞可以指基督徒的群體也可以指基督徒聚集的場所。為避免混淆,在指「場所」時多用「會堂」)了!他們說他們在異象中看到在社區的另一頭,一間廢棄的保齡球場將要被興起成為神的聖殿。
(意思就是,那裡是適合蓋新教會的地方。教會的人們喜歡用一些其他人聽不懂的專有名詞。這是另一個故事,在此表過不談。)
於是他們在教會的講台上宣佈了這個消息,台下歡聲雷動,掌聲四起。
教會發起了建堂奉獻的運動,他們鼓勵大家把原本的十一奉獻(就是奉獻收入的十分之一)之外的十分之一「分別為聖」(在這裡的意思是,從你的皮夾裡拿出來)出來,奉獻作為建堂的經費。
教會的大人們開始帶領大家到保齡球場的廢墟禱告,他們說那裡有很強烈的「惡者的權勢」(意思是,那裡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),所以又在講台上鼓勵大家每天為新會堂禱告。
於是乎,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。
大家的熱情不再,繼續作「十分之二」的奉獻的人也漸漸少了。
教會的大人也開始煩惱,因為在許多方面——與原地主之間的溝通、價錢的談判、與承包商之間的協商,甚至是周邊居民的反應——他們都遇到了困境。
然後有一天,他們在講台上這樣宣布:我們前幾天禱告的時候,在神那裡聽到了聲音。神說,你們要把舊的東西奉獻給我嗎?我們聽到了之後恍然大悟。是阿,我們教會的會堂,不管是現在所用的這個房子,或是先前聚會的地方。通通都是新落成就被我們租下來使用的地方啊!我想我們要奉獻給神的東西一定要是新的,最好的!
語畢,台下又是一陣掌聲。
之後過了半年多無消無息的日子。當然,在這段期間,教會的大人們還是不斷的找新的地方。
就在這段時間,他們找到了幾個還不錯的地方,不過因為一些我不知道的因素,所以一直沒有下決定。
這時,某郭姓牧師應邀來到教會做佈道(即演講)。晚上,郭姓牧師她和教會的大人們在聊天和準備演講的內容時,他們聊到了有關新會堂的話題。
郭牧師聽到了之後,她表達了贊同,並表示會把這個問題在禱告的時候向神提出。
隔天早上,她和教會的大人們說,她看到了異象。
她說,她看到了一棟建築,裡面有成千的人在聚會。那棟建築的窗戶是像巴洛克時期的教堂一樣,有著尖拱形狀的窗戶。
教會的大人們瞠目結舌,因為他們不久前看過的房子正好有這樣的窗戶。
自然,在郭牧師的演講中他們宣佈了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。
接下來又是慣例的歡聲雷動。
然後是慣例的無消無息。
大家也都很有默契的不談這個話題,畢竟新會堂再次談不攏並不是什麼值得拿出來說嘴的事。
然後就在這沉默的時候,這高中生升上了大學。
在台南讀書的他,某次回到教會時才知道教會有了新的會堂。
新會堂既不是在保齡球館,也沒有巴洛克的尖拱窗。
而是在某個曾經是高雄地標的辦公大樓的其中一層。
然後我的夢就醒了。
這個夢有什麼啟示嗎?
嘖嘖,我不知道。
這裡已經被放置Play了
- Apr 05 Sat 2008 03:23
[寫寫]新會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